昆明市法务应急管理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是指由社会组织或个人举办的学校,其办学资金主要来自于学费、捐赠、社会融资等非政府渠道。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学校在办学机制、管理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可能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昆明市法务应急管理职业技术学校作为一所民办职业技术学校,可能在以下方面具有一些特点。
学校简介
昆明法务应急管理职业学校是云南省第一所开设军事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军事化管理的全日制省级优秀中专学校。学校位于昆明市宜良县南羊街道办事处5号大院,是战斗英雄汇聚、将军校尉辈出的原某集团军某师某团驻地,现已成为红色军旅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点培养法务文员、警员、消防员培养基地,是推行“以军治学学军育人”办学特色的育才摇篮。
打造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品牌
将学校建成红色文化传承弘扬高地
“学校自创办以来,认真践行全民国防教育理念,积极推行军事化管理模式,努力培养工匠式德育技能人才,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得到了广大家长的高度认可和支持。”该校校长陈苏根在学校更名揭牌仪式上的发言,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
据了解,该校充分发挥校内“宜良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条件优势,以红色文化传承为重点,着力开展“学英模、唱红歌、做标兵”教育活动。
该校场地原为解放军某部团部所在地,红色文化及军队优良革命传统底蕴深厚,这里走出了一大批高级将领、优秀指挥官、战斗英雄,他们的优秀事迹一直激励着全校师生奋勇前进。为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整合红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努力打造“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品牌,将学校建成红色文化传承弘扬高地,学校积极开展了“学英模、唱红歌、做标兵”教育活动。
在教育活动中,通过看英模电影、讲英模故事,学习抗战精神、“老山精神”、伟大建党精神;通过参观红色军旅文化教育基地、下社区服务,以及开展重走“两山”路、纪念英模等活动,让全体师生用实际行动向英模学习,促进红色文化全面融入学校党的建设。
同时,每月在校园内开展唱红歌系列活动,通过此项活动,引导全校师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树起一面“红色教育”的育人旗帜;以学期为单位,评选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干、爱国标兵、学红模范、学军模范、文明标兵、礼仪标兵、优秀部门管理人员、优秀班集体等,使这些优秀个人和集体成为学校的“代言人”,影响和带动一届又一届学生。
全封闭全军事化管理模式
推进“平安校园”创建
军事化管理模式一直以来是该校管理的一个亮点,其目的是通过教育管理,让师生在教育教学、行为习惯养成、知识技能强化等方面体现出纪律性和整体性,做到令行禁止、雷厉风行、整齐划一,从而有助于培养更有战斗力的教育团队、更能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封闭式管理模式是保持学生在校园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之一。通过科学的封闭式管理,可以避免学生在校就读期间接触到校外不良的社会风气,而不接触社会不宜青少年活动的场所和社会人员,能确保学生不受外界影响,促使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学习,保持良好的青春纯正性,并发挥新时代青年的正能量,有助于学生思想进步和学习成绩、综合技能的提高。
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办学质量
该校重点建设的安全保卫服务、汽车运用与维修2个专业,分别与云南联火消防服务有限公司、杭州潮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宜良欣海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建立了校企专业共建的长期合作关系,为专业教学质量和毕业就业效果提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校企共建为例,该专业通过与杭州潮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宜良欣海汽车服务有限公司2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增强新能源汽车的设备投入,补充了学校在新能源汽车教学上的短板。结合新投入的实训设备设施,学校汽修实训中心实现了集汽车检测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销售模拟实训,汽车美容与装潢等4项教学功能,丰富了学生的技能学习内容,更适应当下汽车行业人才的需求。同时,本专业在宜良欣海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建立了宜良县辖区内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不间断地开展校外实践学习活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另外,杭州潮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派驻了2名技术指导老师长期驻校参与实训课程和教学活动,将企业技师与学校教师的教学内容相融合,有效提高了学生专业方面的综合素质。
再以安全保卫服务专业校企共建为例,该专业于2021年9月与云南联火消防服务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培养方向确立为应急救援员(消防员)岗位,面向消防队和消防服务公司就业。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编排专业课程设置,并由合作企业派驻12名专业技术人员驻校参与教学活动,在专业教学中融入了企业文化和岗位技能培训,结合学校建立的消防训练基地优势,充分利用2台消防车、1个消防控水管理系统、100多套型号多样的消防器械、器具等设备,为学校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强、技能过硬的人才,为学生今后就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2023年秋季招生工作中,该校校企合作专业共招收420名新生,大大扩增了安全保卫服务专业(校级精品专业)的学生规模。
提高教育教学标准
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教育部门下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的通知,该校建立了公共文化课教研组,认真制定公共文化课的教学新计划、新标准,并按规定将课程贯穿到所有的专业教学中。
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教学管理和质量督导,每周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完成2—3节的听课、评课活动,并进行详细的听课、评课记录;每周三下午,教务处定期组织任课教师开展不同主题的教研活动和教学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和调整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每年6月份,由教务处组织各教研组对各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结合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和要求,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确保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社会,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在此基础上,坚持与校企合作单位保持沟通和交流,每学期不定期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专干到校进行专业技能教学的研究,分批按计划组织专业学科带头人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试岗学习,结合企业专业人才岗位的实际能力标准,不断改变专业实训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适应能力。
此外,该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教学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习、促交流、促锻炼,取长补短,不断积累创新教学经验,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2023年,该校在参加省、市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派出12组代表参赛,获得省级三等奖1个、市级二等奖2个、市级三等奖1个的成绩。
以就业为导向
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
该校2023年春季学期成立了高考升学部,明确了中职教育新定位的调整,从原来单纯的“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
学校不断加强宣传工作,着重引导学生积极朝“职教高考升学”的方向发展,鼓励学生在第三年通过参加“高职单招”和“职教高考”等方式继续升入大学深造,以适应新时代人才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提高的需求,努力实现三年后每届毕业生升学率先后达到40%、50%、60%。
2023年,该校应届毕业生中有295名学生分别通过“高职单招”“职教高考”“3+2五年制大专分段贯通”“开放式网络教育中高衔接”等4种方式顺利升学。
结语
需要注意的是,民办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声誉可能因学校而异。在选择学校时,建议您综合考虑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课程设置、就业情况等因素,并可以参考学校的口碑和评价。此外,您还可以咨询我们的招生老师,了解学校的办学资质和监管情况。
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 电话: 0871-66377605
Copyright © 2023-2024 昆明赛酷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2022003140号-4